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4月23日,由校团委、图书馆主办,文学院承办的学校第二十届“四月书海”阅读品牌推广活动——“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中华经典诗词讲解大赛在西校区二号教学楼205室举行。
这次比赛严格遵循教育部推荐篇目要求,征集到13个学院的189件作品,涵盖唐宋诗词、红色经典及近现代名篇三大类别。经初赛、复赛层层筛选,13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文学院周奇文、张宝林、衣淑艳三位教授担任评委。
赛场上,选手各展风采。社会福祉学院崔瑛琦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诉说深情;音乐舞蹈学院姚宁以《锦瑟》传递幽思;儿童福祉学院范久岩的《春望》以“烽火连三月”表达杜甫的家国情怀;美术与设计学院王一阳凭借《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现苏轼的豪放;国际学院周一帆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了浔阳江头的凄美与天涯沦落之悲;商学院吴欣萌的《拟行路难》彰显了鲍照的魏晋风骨;文学院刘晔以翁卷《乡村四月》中的“子规声里雨如烟”,细腻描绘江南春色的清新;机电工程学院齐琪则通过苏轼的《赤壁赋》展现赤壁之战的壮阔;法学院汤淇在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细腻解读了乱世忧愁。红色经典诗词更是震撼人心,传媒学院李金龙用《七律・长征》重现红军长征的辉煌。选手们风格多样,或激昂或温婉,为观众带来诗词盛宴。步入经典雅韵的静谧天地,护理福祉学院武雨桐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传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健康福祉学院孙子艺通过《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作者回归自然的淡泊心境;计算机学院王熙燃用周敦颐的《爱莲说》生动诠释“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选手或激昂澎湃,或温婉细腻,以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古今的诗词盛宴。
赛后,周奇文教授点评,肯定选手的优异表现与文学素养,指出部分选手存在语速过快、过度引申等问题,并强调诗词讲解应紧扣文本。最终,文学院刘晔、音乐舞蹈学院姚宁获一等奖;社会福祉学院崔瑛琦、健康福祉学院孙子艺、传媒学院李金龙、美术与设计学院王一阳、国际学院周一帆5人获二等奖;商学院吴欣萌、机电工程学院齐琪、儿童福祉学院范久岩、护理福祉学院武雨桐、计算机学院王熙燃、法学院汤琪6人获三等奖。
此次比赛为师生诗词研习与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充分展现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以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为平台,持续推动经典诵读、诗词鉴赏、汉字书写等传统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
初审:吴 卓
复审:李敬伟
终审:解克兢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长春人文学院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