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
  • |
  • 教职工
  • |
  • 在校生
  • |
  • 校友
首页 > 人文新闻 > 正文
社会福祉学院开展系列访企拓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4 供稿单位:社会福祉学院 撰稿:薛礼峰 浏览次数:

围绕“突出福祉特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目标,本学期,社会福祉学院精心组织一系列访企拓岗活动,深化对福祉理念的理解与践行,进一步推动福祉理念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拓展专业实习实践与就业渠道,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院积极探索与老年福祉机构和社区的合作模式,为养老福祉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推动养老福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系列访企拓岗活动主要包括:访企拓岗调研合作意向、挂牌“养老福祉示范基地”、签约共建教科研基地。

开展访企拓岗,调研合作意向

4月28日至4月30日,社会福祉学院院长崔月琴和社会福祉系主任李淼深入长三角地区,对5家包括认知症特色养老机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大型康养集团等访企拓岗并开展调研。此次调研成果丰硕,为学院福祉特色发展和产教融合注入新动力。

在南京,调研团队走进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的泰康之家·苏园,这是泰康在南京布局的高品质养老社区,占地约6.4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可提供约1100个养老单元。该项目地处紫东新区核心区域,周边生态环境优越,与高校聚集的大学城相邻,是理想的宜居之地。作为泰康之家旗下的高端养老社区,苏园依托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及医院二期资源,构建了国内首个“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的医养综合体,形成了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双方围绕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实习基地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运营经验和未来发展规划,强调了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社会工作、养老服务管理、康复治疗等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这与社会福祉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为双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崔月琴院长积极分享了学校在福祉教育领域的特色与优势,介绍了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表达了与苏园开展深度合作的意愿,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习实践机会,为企业输送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调研团队走进上海长宁万宏悦馨养老院、上海爱(AI)照护东滩全龄段长者社区、九如城集团研发中心。上海长宁万宏悦馨养老院,是由长宁区政府投资建设的、由国有企业上海万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运营的普惠型、示范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总建筑面积达9035平方米,拥有长者家园、认知症照护专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多个功能区。作为长宁区首批“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机构,上海长宁万宏悦馨养老院通过互联网医疗技术,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其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双方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来到上海爱(AI)照护的东滩全龄段长者社区,这是由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上实养老投资公司合资成立的轻资产管理公司运营,采用国际先进的持续照护退休社区(CCRC)模式的管理机构。该社区包括“持续照护退休社区(CCRC)”和“活力长者(AA)社区”两个组成部分。其中,CCRC提供900多个居住单元,涵盖“独立生活(IL)”“辅助生活(AL)”“医疗照护(NC)”“失忆照护(MC)”等四个部分。这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概念,旨在为老年人提供从活跃期到需要护理期、护士护理期、失忆护理期、临终关怀期全阶段的居住设施和服务。爱照护的特色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医”和“养”资源无缝隙智能匹配,从而满足社区全龄段老人全生命周期照护服务“所想即所得”的全天候需求。社区内的AI大管家,依托云端智慧大脑,联通各类终端设备,为社区内长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照护。此外,社区还提供健康、膳食、文娱、旅居、生活、智能这六大方面的共计56项服务项目。

调研团队深入了解该社区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特别是其如何通过智能设备和数据分析,实现对老年人的精准照护。这种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温暖。双方围绕智慧养老、老年福祉服务创新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就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教研和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调研团队来到九如城集团研发中心。九如城集团成立于2009年,是集医、康、养、教、研、旅为一体的康养服务综合运营商。深耕康养行业十余年,九如城集团不断扩围城市版图,持续全国化布局,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60余个城市,开设康复医院、连锁运营养老机构300余家、社区中心900余家,拥有员工10000多人,总床位数约60000张,服务惠及百余万家庭。

在访企拓岗活动中,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九如城集团研发中心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九如城集团在行业内首创“四级养老服务体系”,以养老综合体为资源载体,以城市养老院为运营核心,将康养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全面践行“养老综合体—城市养老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此外,九如城集团还率先推出医、康、养、教、研、旅相融合的特色服务,即康复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教育培训、科研创新、特色旅居等有机结合,以完善的医康养护资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作为资源支撑,夯实科研基础,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康复技术科研及智慧养老平台。

双方就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教研和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产学研合作、人才输送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福祉事业发展。

嘉兴逸和源康养医管理集团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为长者提供全方位养生养老服务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以“医养结合”为核心,构建了集医疗、康复、养老、教育、科研、旅居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集团旗下拥有多个大型养老基地,包括嘉兴湘家荡颐养中心、杭州千岛湖疗(康)养中心、衢州康养中心等,累计投资超8亿元,拥有床位4700余张。嘉兴湘家荡颐养中心,作为长三角异地养老政府推荐机构,实现了“康养、医疗、旅居”有机融合。中心内部修建有康复护理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集团还注重提升护理团队服务水平,创办了护理培训学校,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

在访企拓岗活动中,通过与颐养中心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其专业的康养服务特色和医养结合模式,为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提供了实践依据,也为学生专业实习与实践拓展了新渠道。双方就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赴长三角地区的访企拓岗行动,是社会福祉学院深化福祉理念、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交流,学院与各企业、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为学校福祉特色发展、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学院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深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福祉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助力学校福祉事业发展。

挂牌“养老福祉示范基地”,创新合作模式

4月19日,社会福祉学院与佐邻佑舍南湖托老中心举行“养老福祉示范基地”挂牌仪式。双方共同打造“嵌入式养老+社区服务+产教研学基地”模式,旨在围绕项目化课程、教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学院将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的范围和深度。

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教科研基地

2025年4月,学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共新建教科研基地3家并签署合作协议。包括:幸福里康护之家、颐康医养中心、国信亲亲园养老护理康复中心。合作深入到教研基地共建,双方在福祉理念传播推广、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通过项目化教学和科研课题管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养老机构的前沿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探索通过“订单班”培养和双师型队伍建设,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并着眼于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养老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初审:吴 卓

复审:李敬伟

终审:解克兢

[校园融媒矩阵]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长春人文学院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