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吉林省委员会、省社会科学院、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幕。我校共斩获13项省级荣誉,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穆丽等4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特等奖项目《谁来守护守护者?——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养老福祉服务人员的心理资本开发调研》入围国赛。
本届竞赛主体赛设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三类,同时聚焦吉林省实际,设置“文脉吉林”社会调查专项赛,引导青年学生聚焦吉林发展、投身吉林振兴。自赛事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部署,校团委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全校师生踊跃报名、密切配合,13个学院近1800名师生积极参与,累计提交266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经院赛推报、专家盲审、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推报17个项目进入省赛。
备赛期间,为使师生深入掌握竞赛的规则、流程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研报告的撰写方法,提高参赛项目质量,校团委举办了专题培训会,邀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刘威教授在选题策划、研究设计、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师生提供赛前指导,帮助团队梳理项目逻辑、钻研项目内容、挖掘项目亮点。各参赛团队反复打磨作品,不断优化作品质量,体现了师生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为省赛取得佳绩奠定坚实基础。
省赛期间,校团委书记寇雅楠、团委副书记蒋丹带队,4个参赛项目的指导教师与成员共20人组成代表团,前往延边大学参与省赛角逐。在同期举办的项目展洽会上,我校2个团队项目精彩亮相,以“福祉理论实践化、民生议题学术化”的创新路径引发关注。在巡展过程中,团省委副书记宫金杰、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高岩亲临我校展位指导,对项目的创新性、实践性与社会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在与其他高校团队的交流中,我校学生积极分享经验、探讨思路,在思想碰撞中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科创与实践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参加此次赛事,不仅展现了我校在民生福祉实践领域的创新成果,更为学校深化福祉特色办学注入新动能。
最终,主体赛中,《谁来守护守护者?——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养老福祉服务人员的心理资本开发调研》荣获特等奖;《“政策+合作社”双轮驱动:生猪养殖合作社锚定民生福祉的新作为——以信阳为例》荣获一等奖;《黑土粮仓·绿能引擎——超级芦竹驱动东北盐碱地“生态修复-碳汇农业-生物质经济”三链融合》荣获二等奖;《点滴“语”——动态监控输液系统》等6项作品荣获三等奖。“文脉吉林”社会调查专项赛中,《它富起来了:用镜头探索伟光村振兴蝶变——红脉传承记录黑土乡村致富路》荣获二等奖;《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村模式产业融合的调查研究——以吉林省敦化市红石乡中成朝鲜族生态村为例》等3项作品荣获三等奖。
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科创能力培养、积极营造校园科创氛围的集中体现。校团委将继续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理念,全力以赴备战国赛,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带领师生为把学校建成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初审(一校):许庆华
复审(二校):李敬伟
终审(三校):解克兢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长春人文学院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