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
  • |
  • 教职工
  • |
  • 在校生
  • |
  • 校友
首页 > 人文新闻 > 正文
商学院聚焦“人文福祉”特色 打造商科品牌
发布时间:2025-08-29 供稿单位:商学院 撰稿:于洋 浏览次数:

为积极应对AI时代招生就业形势变化,明确未来发展路径,8月27日上午,商学院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穆华英董事长《面对AI时代的招生就业形势变化——我们何为》讲话精神。会议围绕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教育市场需求研判及学校转型举措展开深度研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凝聚起“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共识。学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参会。

穆华英董事长在讲话中关于“教育福祉”的核心理念、“特色办学”的差异化路径以及“混合式教学”的课堂革命,为商学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讲话中强调的“未来就业看态度、行为与人文素养”,“教育需从知识导向转向问题导向”等观点,与学院培养应用型商科人才的使命高度契合。

学院将持续聚焦“人文福祉”特色,精心打造商科品牌。立足学校“人文福祉”办学定位,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专业动态优化进度,结合AI时代商业新业态,升级传统专业,淘汰滞后课程;依托“启明星专业建设平台”,每个专业重构6门项目化课程,强化职业场景模拟教学;二是推进混合式教学,激活课堂效能,组建“混合式教学改革小组”,与超星集团合作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将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点拆解为“微课视频+案例库+在线习题”,课前推送至“学习通”平台;课堂上以“商业案例讨论、企业模拟运营、项目成果展示”为主,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向“主动探究”。为减轻学生负担,学院将科学调整课程安排,逐步试点“隔堂上课”模式,确保课下学习与课上学习时长比例不低于2倍,真正实现“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三是推进素养培育创新,联合学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学习中心”,开设“财富人生:个人财务规划”“生命与社会”等素养课,培养“技能+素养”双优人才。

学院将继续深化管理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严格落实学校工资绩效改革方案,用好发展经费,聚焦教研科研。以“人文发展人才计划”为抓手,推动教师从“教学者”向“育人者”转型。组建“商科项目化课程组”,完成6门项目化课程及支撑课程体系的开发;强化产学研联动,引入企业实时项目,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建立课程评级机制,激励教师争创A级优课,营造“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氛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践行“教育福祉”以学校“教育福祉”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积极推行“导师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开展“未来之门”劳动实践,引导学生设计“商业创新实验室”等特色空间;建立“校友-企业-学院”反馈机制,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确保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学院将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努力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初审(一校):许庆华

复审(二校):李敬伟

终审(三校):解克兢

[校园融媒矩阵]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长春人文学院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