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
  • |
  • 教职工
  • |
  • 在校生
  • |
  • 校友
首页 > 人文新闻 > 正文
副董事长穆华英深入两个学院调研项目化课程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25-05-23 供稿单位:健康福祉学院、儿童福祉学院 撰稿:马琳添 会麒静 浏览次数:

33619

为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实现知识传授、实践应用、职业素养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为教育领域输送应用型人才。5月20日、21日,副董事长穆华英、副校长陈彬和教务处处长王枫先后到健康福祉学院、儿童福祉学院调研项目化课程建设情况。

3034D

5 月 20 日上午,健康福祉学院召开项目化课程建设会议。院长张辉介绍学院项目化课程前期准备情况,汇报应用型人才培养及OBE理念落实情况,各系主任阐述专业项目化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案。王春梅主任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介绍《老年康复学》《儿科学》等课程的项目化构建思路,提升学生实践与岗位胜任力;付瑶主任立足中医药产业需求,提出分3阶段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计划开设多个课程群以增强学生能力;都晓春主任聚焦健康管理师培养,构建7大模块的项目化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多元发展。

5月21日,儿童福祉学院院长田茂从学院整体出发,系统阐述了项目化改革思路,明确了改革的重点环节与实施步骤,构建起“2+1+1”产教融合型课程计划体系。她聚焦融合教育专业,进一步细化专业层面及具体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思路,提出开发《行为矫正技术》《融合班级管理》等项目化课程,并引入“虚拟干预+实地实操”双线教学模式,为培养专业融合教育人才夯实基础。隽国斌老师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岗位需求调研结果,介绍了在《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课程中引入幼儿园真实场景的创新举措。根据这一设计,学生需分组完成幼儿生活、教育、游戏活动的观察记录,并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以此强化学生“教、保、研”一体化能力。

副董事长穆华英、副校长陈彬与王枫处长分别点评汇报并提出建议。会议讨论项目化课程实施目标与过程,陈彬副校长强调其对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要求教师落实建设措施。希望两个学院将深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发展筑基。

初审(一校):吴 卓

复审(二校):李敬伟

终审(三校):解克兢

[校园融媒矩阵]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长春人文学院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